文/馬襄
書畫的涵義和分類是我們鑒賞書畫作品時遇到的第一關。不懂得書畫的涵義和畫的分類,也就無從鑒別。為了掃清這一障礙,還得要懂得這方面的常識。否則字畫的優劣無法確定,價格的高低也將無準繩,欣賞時也會失掉欣賞和評估的依據。
書畫是書法和繪畫的統稱
書,即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,但不是一般人寫的字,一般寫字,只求正確無訛,在應用上不發生錯誤即可。圖書館和博物館不會把一般人寫的字收藏起來,沒有這個必要。圖書館和博物館要保存的是傳世書字中的珍品。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寫的真跡,并且在寫字技巧上有很多創造或獨具一格的,我們稱之為書法藝術。書法藝術價值很高的才有資格進入圖書館和博物館。
我國的書法是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,它伴隨著漢字的產生和發展一直延續到今天,經過歷代書法名家的熔練和創新,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寶貴遺產,今天圖書館和博物館之所以保存它,鑒別和欣賞它,其目的是使未來的后者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份遺產,以期達到更高的藝術水平,創造出更新的藝術風格,盡快地在書法藝術歷史和傳承中開放出更多美好的花朵,煥發出它的絢麗的青春。
書法和法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
書法是指毛筆字書寫的方法,主要講執筆、用筆、點畫、結構、分布(行次、章法)等方法。如執筆要指實掌虛,五指齊力;用筆要中鋒鋪毫;點畫要圓滿周到;結構要橫直相安,意思呼應;分布要錯綜變化,疏密得適,全篇貫入氣韻等等。這里主要是講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,李慎言的《書法概論》中有過進一步的說法:“就是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文章詩句,使之成為藝術作品的方法?!?
而法書是指有一定書法藝術成就的作品,與傳世名畫是對應的。常見的書法藝術作品的字體有楷書、行書、草書、隸書和篆書。這五體只要有高度的藝術和文化傳承價值,并且可供歷代學書者學習和臨摹取法的,都可以稱之為“法書”。
書法與法書雖說是兩字的顛倒,其含意的廣狹卻有所不同,一個屬于理論,一個屬于實踐,且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。
中國傳統繪畫
中國傳統繪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,既有悠久的歷史,還有優良的傳統。是指用毛筆、墨、顏色在帛、布、絹、紙、綾等上面畫的東西。不是一般人畫的,而是歷史上或者今天一些頗有成就的畫家們畫的。有些畫雖不是名家畫的,但年代較早,具有文物性價值的,我們也要保存、整理、收藏。
首先,我們應從作品的藝術形式的認識和鑒賞手法入手,如用筆、用墨、用色、章法(構圖)等等最基本的方面著手,舍此別無它途。高手作的書畫,其藝術手法、筆墨技巧必須要比一般畫家高人一等。
作品的優劣是一個比較難以說清楚的問題。世俗之人往往停留在“工”與“拙”的判斷水平上,以為“工能”總是優,“生拙”應是劣。
繪畫畫得較真實,且技巧又熟練,都可以說是工。但是專講像真,缺乏藝術創新手法,那只不過是標準的掛圖而已;技巧熟練到了油滑的程度,反而走向反面變為庸俗可厭的作品。
書法寫得四平八穩是一種起碼的條件,雖工卻不能稱為優美的“法書”。對于古代的“文人畫”就不能片面講狀物是否逼真,刻劃是否細致。他們往往追求的是在一定法度之內的生拙之趣,而不以工能見長。書法中也有如此情況。這些問題很復雜,何者為優,何者為劣,是很難用形象的名詞解釋清楚的,要想得到正確的判別,只有在大量的作品中反復閱看才能逐步熟悉它,得到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。
傳統繪畫的分類
從畫的內容來看,可分為:人物畫、山水畫、花卉畫、禽鳥走獸蟲魚畫、界畫等等。
人物畫,是我國最早的傳統畫科之一,內容以描繪人物為主。因繪畫側重不同,又可分為人物肖像畫和人物故事、風俗畫。據記載,人物畫在春秋時期已經達到很高水準。從出土的戰國楚墓帛畫,可以看到當時人物畫的成就。人物畫一直是中國傳統繪畫最主要的畫科。
山水畫,簡稱“山水”,中國傳統繪畫畫科之一。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的繪畫。在魏晉六朝,逐漸發展,但仍多作為人物畫的背景;至隋唐,已有不少獨立的山水畫創作;發展到五代、北宋而益趨成熟,作者紛起,從此成為中國繪畫中的一大畫科。主要有青綠、金碧、沒骨、淺絳、水墨等形式。在藝術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。
花鳥畫,我國傳統繪畫畫科之一。以描繪花卉、竹石、鳥獸、蟲魚等為畫面主要題材。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現的簡單魚鳥圖案,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鳥畫。據唐代張彥遠《歷代名畫記》中的記載,東晉和南朝時,畫在絹帛上的花卉畫已經逐步形成獨立的畫科,并且也出現了一些專門的畫家。發展到五代、兩宋之間,這一畫科更趨成熟。
界畫,也是中國傳統繪畫畫科之一。這里是指以宮室、樓臺、屋宇等建筑物為題材,而用界筆直尺畫線的繪畫也叫“宮室”或“屋木”。明陶宗儀《輟耕錄》一書中,提出將繪畫分為十三科:佛菩薩相、玉帝君王道相、金剛鬼神羅漢、風云龍虎、宿世人物、全境山水、花竹翎毛、野禽走獸、人間動物、界畫樓臺、一切旁生、耕種機織、雕青嵌綠。其中就有界畫樓臺一科。指以亭臺樓閣等建筑物為題材,而用界筆直尺畫線的繪畫。
從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或顏色上可分為水墨、青綠、金碧、淺絳等。(未完待續)